滨州职业学院:探索校地共生共荣新路径,打造服务区域发展强引擎

作者: 时间:2024-03-08 点击数:

近年来,滨州职业学院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,始终与区域发展融合互进,坚持党建统领,持续增强人才培养能力、关键办学能力和科创服务能力,跑出了提质培优、增值赋能的加速度。

一、扎根区域谋划办学,融入服务品质滨州建设

学校深度植入城市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,在每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来临时,都给予专班服务、专员指导、专项资金扶持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。学校坚持“以服务赢支持、以作为赢地位”,出台服务融入黄河重大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方案,构建“251”服务区域发展工作体系,打造形成“政行企军校”命运共同体。二是校园紧密融入园区。依托滨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、33个产业园区,牵头成立产教联合体、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,建设产教融合实践中心6个、生产性实训基地28个,打造形成“一学院对接一园区”“一专业服务一名企”的协同发展格局,实现了产教资源共享融通。三是专业精准对接产业。紧密对接高端铝等区域优势产业,推动专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,开设新兴专业,建强紧缺专业,构建“244”雁阵型专业群布局,与领军企业共建专业比例21%,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%,实现了“专业即产业”。

二、紧扣需求精准育人,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

深化教学改革。探索完善“三通三合三并”人才培养模式,全省高职院校首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落户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,涌现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田素坤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。打造形成“双聘双师双能双向”师资队伍建设模式,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。深化学岗直通。打造“专项招生—双元育人—定向就业”的招生与培养模式,校企联合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2个、产业学院10个,共建专业16个、“冠名班”93个,共同开发活页式、手册式教材37种,按需培训、按岗教学,培养“准职业人”,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%,实现了“入学即入岗、毕业即就业”。深化育训并举。出台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细则,明确创收结余部分纳入绩效分配。实施“一院一品”培训计划,推行“模块化”“菜单式”“订单制”培训模式,打造“金蓝领”等培训品牌20余个,年培训10万人次、到款额5000余万元,被誉为世界500强企业——魏桥创业集团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
三、聚焦产业创新策源,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

攻克关键核心技术。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前沿,搭建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3个,全力攻坚“卡脖子”难题。盖少磊博士承担的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——高强度高寿命活塞智能化加工技术研究,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.95亿元。绿色化工技术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等,攻克特征热解产物与重要自由基物种的生成转化工艺,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。突破农业生物技术。服务粮食安全战略,开展生物育种技术攻关,培育“滨职豆”“滨职棉”“抗盐碱小麦”等良种20余个,推广种植面积100余万亩。服务黄河战略,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,与滨州国家农科园联合培育耐盐碱芒草优质高产品种。参与“863”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,获批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。革新推广应用技术。创新“10+N+1”技术服务模式,“10”是依托10大专业群,搭建10个创新平台。“N”是由博士、首席技师领衔,建设N个科创团队,每年解决企业技术难题40余项。“1”是依托落户的省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,提供“一站式”成果转化服务,年技术服务到款额超7000万元。校企共同研制的蔗糖菌种,支撑全球最大赤藓糖醇厂商上市,首发募集资金36.86亿元。校企联合研发的涤纶长丝技术转化产品2万平方米环保红地毯,服务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。

 


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

© Copyright 2012 http://www.sdwm.cn All Right Reaserved.

地址: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201号 鲁ICP备12030896号

联系电话:0532-55761009  邮箱:ky@sdwm.edu.cn